二郎神詠鏡

碧潭清淺,又早被、蘋風吹動。驚鬢影參差,歸來欲倦,試向菱銅閒弄。何處相逢似曾相,識一面、閒愁偷送。多情甚白祫,朱顏直至,而今相共。 還恐。塵生碧海,元雲暗涌。也似我年來,桃花春水,咫尺煙迷秦洞。總不分明,猶應記得,笑語當時恩重。誰忍見、半規流落人間,別邀新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蘋風:微風。蘋,píng,一種水生植物。
  • 鬢影:指鏡中映出的面容。
  • 菱銅:古代銅鏡的一種,表面有菱形花紋。
  • 白祫:白色的夾衣。祫,xiá,夾衣。
  • 朱顏:紅潤的面容,指美人的容顏。
  • 塵生碧海:比喻鏡面因塵封而模糊。
  • 元雲:烏雲。元,通「玄」,黑色。
  • 咫尺:比喻距離很近。咫,zhǐ,古代長度單位,約爲八寸。
  • 秦洞:指桃花源,比喻理想中的隱居之地。
  • 半規:半圓形的鏡子。規,圓規,這裏指圓形的鏡子。

翻譯

碧綠的潭水清澈見底,卻早已被微風吹起的蘋葉攪動。鏡中映出的面容參差不齊,歸來時已感到疲倦,試着在菱形花紋的銅鏡前閒適地擺弄。在何處相遇似乎曾經相識,一面之緣便偷走了閒愁。多麼多情,那白色的夾衣,紅潤的面容,直到現在仍相伴左右。

還擔心。鏡面因塵封而模糊,烏雲暗涌。也像我近年來,桃花春水,近在咫尺卻煙霧迷濛的秦洞。總是不分明,但應該記得,笑語中的當時恩情深重。誰忍心看到,半圓形的鏡子流落人間,另尋新歡。

賞析

這首作品以鏡爲喻,抒發了對過往美好時光的懷念與對現實變遷的無奈。詩中「碧潭清淺」與「蘋風吹動」形成對比,暗示了時光的流逝與人事的變遷。通過對鏡中「鬢影」的描繪,表達了歲月的無情與人生的無常。後文中的「塵生碧海」與「元雲暗涌」進一步以自然景象比喻內心的迷茫與不安。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深深留戀與對現實世界的無奈感慨。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