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官閒(xián):指官員無事可做,閒暇。
- 賦閒居:指寫詩表達閒居的生活。
- 蓂葉(míng yè):指蓂莢,一種植物,這裏泛指草木的葉子。
- 飛絮:指柳絮等隨風飄揚的植物種子。
- 鶯聲:黃鶯的叫聲。
- 虛簪(zān):指閒置的簪子,比喻閒置的才華。
- 畫省:指翰林院,古代負責編纂國史和起草詔令的機構。
- 郎官筆:指翰林院中的官員所用的筆,這裏比喻文人的才華。
- 名山太史書:指史書,古代太史負責編纂史書,名山則指藏書之地。
- 蓬蒿(péng hāo):指雜草。
翻譯
我這個官員每日無事,便寫詩表達閒居的生活,年復一年,芳草依舊陪伴着我的草廬。 蓂葉並未隨飛絮一同消逝,黃鶯的叫聲即將停歇,夕陽剛剛開始西下。 我閒置了畫省中郎官的筆,還未完成名山中太史的史書。 我自知疏懶,往來的人少,蓬蒿長滿了小徑,我也不去鋤除。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閒居生活的寧靜與自得,以及對官場生涯的淡漠。詩中「官閒日日賦閒居」一句,即展現了詩人對閒適生活的享受,而「蓂葉不隨飛絮盡」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暗示了歲月的流轉與不變的自然之美。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文墨生涯的遺憾,以及對名山史書的未竟之志。最後,詩人以「蓬蒿滿徑不教鋤」自嘲疏懶,實則表達了對塵世紛擾的超然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