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遊憶舊

微霜碾玉,記日射檐光,小窗初透,夜寒深否?問素羅新裁,熨須銅鬥。閒攬書帷,笑指硯冰,蹙皺香篝,有黃熟篆銷,芳膏結紐。 自惹閒愁後,對蓮岳雲壓,苔潭珠濺,壚煙孤瘦。嘆渺渺京華,不堪回首。碧海人歸,雄劍誰憐孤吼。空凝望,繞湘流、暮雲荒岫。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碾玉:形容微霜如玉般細膩。
  • 熨須銅鬥:用銅鬥熨燙,銅鬥是一種古代熨斗。
  • 書帷:書房的帷幕。
  • 硯冰:硯臺上的冰,指冬日寒冷。
  • 香篝:薰香用的熏籠。
  • 黃熟篆銷:黃熟香,一種香料,篆銷指香料燃燒。
  • 芳膏結紐:芳香的油脂凝結成塊。
  • 蓮嶽:蓮花峯,指山峯如蓮花。
  • 苔潭珠濺:青苔覆蓋的潭水,水珠濺起。
  • 壚煙孤瘦:爐煙嫋嫋,形容孤獨瘦弱。
  • 京華:京城,指繁華之地。
  • 碧海人歸:比喻遠行的人歸來。
  • 雄劍誰憐孤吼:比喻英雄無助的悲嘆。
  • 暮雲荒岫:傍晚的雲彩和荒涼的山峯。

翻譯

微霜如玉般細膩,記得陽光透過屋檐,小窗初透光線,夜是否寒冷深沉?問新裁的素羅,是否需要用銅鬥熨燙。閒暇時翻閱書帷,笑着指着硯臺上的冰,熏籠上的皺褶,有黃熟香燃燒,芳香的油脂凝結成塊。 自那以後便惹上了閒愁,面對如蓮花峯般的山峯雲壓,青苔覆蓋的潭水水珠濺起,爐煙嫋嫋,孤獨瘦弱。嘆息遙遠的京城,不堪回首。遠行的人歸來,英雄的劍誰來憐憫它的孤獨吼聲。空自凝望,沿着湘江流水,傍晚的雲彩和荒涼的山峯。

賞析

這首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冬日清晨的景象,通過對微霜、陽光、小窗等自然元素的描繪,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中「自惹閒愁後」一句,轉折了情感,引出了對往昔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憂思。後文通過對山峯、潭水、爐煙等意象的描繪,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命運的憂慮。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