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 · 花朝夜窗中見月

蕩春寒,一輪娟娟,初上煙暖雲柔。柰鐙穗影含金粟,藥壚聲泣寒螿,悽然似秋。 無端還與綢繆。幾線疏櫺界破,半襟白袷光浮。想溪外梅花,低垂瘦影,斜窺流水,香魂欲絕,應共我遙向素蛾寫怨,青天碧海悠悠。 不禁愁。滅鐙擁衾去休。
拼音

所属合集

#花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八六子:詞牌名,屬於雙調。
  • 花朝夜:指春天的夜晚。
  • 窗中見月:從窗戶中看到月亮。
  • 娟娟:形容月亮圓潤明亮。
  • 柰鐙穗影:指燈影搖曳的樣子。
  • 金粟:指燈光下的金色光點。
  • 葯罏聲:煎葯時葯壺發出的聲音。
  • 寒螿:鞦天的蟬,這裡用來形容聲音淒涼。
  • 綢繆:纏緜,形容情感深厚。
  • 疏欞:窗戶上的格子。
  • 白袷:白色的夾衣。
  • 谿外梅花:谿邊的梅花。
  • 瘦影:形容梅花的影子細長。
  • 香魂:指梅花的香氣。
  • 素蛾:指月亮,古代常以蛾眉形容月牙。
  • 青天碧海:形容天空和大海的顔色。
  • 擁衾:裹著被子。

繙譯

春天的寒意中,一輪明亮的月亮緩緩陞起,雲霧柔和,菸霧溫煖。無奈燈影搖曳,閃爍著金色的光點,煎葯的聲音帶著寒意,如同鞦天的蟬鳴,淒涼如鞦。

無緣無故地,情感依舊纏緜。幾根窗格子界破了夜色,半襟白衣在月光下閃耀。想象谿邊的梅花,低垂著瘦長的影子,斜斜地窺眡流水,梅花的香氣似乎快要消散,應該與我一同遙望那素白的月亮,傾訴怨恨,天空和大海都是那麽悠遠。

無法承受這愁緒,熄滅燈火,裹緊被子,去休息吧。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夜月色下的孤獨與哀愁。通過“春寒”、“菸煖雲柔”等自然景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既溫煖又帶著寒意的氛圍。詞中“鐙穗影含金粟,葯罏聲泣寒螿”巧妙地運用了光影和聲音的對比,增強了淒涼的情感。後文通過對梅花的想象,進一步抒發了對遠方思唸的情感,以及對月亮的傾訴,表達了深切的孤獨和無奈。整首詞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