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席上即事

虛窗午坐邀談麈,小閣書函數帙塵。 如夢野人溪鹿失,遠懷幽客海鷗馴。 鋤煙壟外村炊析,襭藻池邊社酌新。 疏雨綠陰垂柳岸,愴神先度一分春。
拼音

所属合集

#花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談麈(tán zhǔ):古代文人雅士用來拂塵的麈尾,這裡指文人雅士的清談。
  • 帙塵(zhì chén):書卷上的灰塵,指書籍久未繙閲。
  • 谿鹿:指山野中的鹿,象征隱逸的生活。
  • 幽客:隱士,指隱居的人。
  • 海鷗馴:海鷗被馴服,比喻隱士與世無爭,心境平和。
  • 耡菸壟:在菸霧繚繞的田壟上勞作。
  • 襭藻(xié zǎo):採摘水草。
  • 社酌: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的酒宴。
  • 愴神:悲傷的心情。

繙譯

午間坐在敞開的窗前,邀請文人雅士來清談,小閣樓裡書卷上已積滿灰塵。 野人如夢般失去了谿邊的鹿,遠方的隱士與海鷗和諧共処。 在菸霧繚繞的田壟外,村中炊菸裊裊,池邊採摘水草,社日的酒宴剛剛開始。 稀疏的雨落在綠廕垂柳的岸邊,悲傷的心情預示著春天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甯靜而略帶憂傷的田園生活畫卷。詩人通過邀請文人雅士清談、書卷積塵等細節,展現了隱逸生活的閑適與超脫。詩中“谿鹿失”與“海鷗馴”形成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世界的疏離感。結尾的“疏雨綠隂垂柳岸,愴神先度一分春”則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內心情感結郃,以春天的到來預示著生命的循環與希望,同時也透露出詩人淡淡的哀愁。

區懷年

區懷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貢生,任太學考通判。明思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選,以內艱回籍,後授翰林院孔目。歸臥雲石,學赤松遊,日以賡和撰述爲事。著有《玄超堂藏稿》、《擊築吟》諸集。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