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仙三首

何年海上客,移住緱山岑。 未辨雲霞色,先聞鸞鳳音。 山神供石髓,童子問琴心。 一謁紫皇去,仙蹤不可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緱山(gōu shān):山名,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cén):小而高的山。
  • 雲霞色:指天空中雲彩的絢麗色彩。
  • 鸞鳳音:鸞和鳳的鳴叫聲,常用來比喻美妙的音樂或聲音。
  • 石髓:傳說中的一種仙藥,吃了可以長生不老。
  • 紫皇:道教中最高的神祇,指天帝。

翻譯

是哪一年的海上旅人,移居到了緱山之巔。 還未看清雲霞的絢爛,就先聽到了鸞鳳的鳴叫。 山中的神靈供奉着石髓,童子詢問着琴心的奧祕。 一旦拜謁了紫皇離去,仙人的蹤跡就再也找尋不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海上旅人移居仙山的奇幻經歷。詩中,「緱山岑」、「雲霞色」、「鸞鳳音」等意象構建了一個超凡脫俗的仙境,而「石髓」、「琴心」則增添了神祕與深邃。最後兩句表達了仙人世界的不可捉摸和凡人對於仙境的嚮往與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仙境的嚮往和對超脫塵世的渴望。

王立道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懋中,號堯衢。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有《具茨集詩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