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劍津送鄭孟宣之江右考文

· 王恭
閩溪迢迢絓絕壁,平津之水深千尺。 神物湮沈不復知,往往潭心飛霹靂。 銀河掩映流寒聲,玻瓈井底雙龍行。 九華山色紛照耀,丹楓寂歷秋風鳴。 吾夫子,浮丘生,送君幾度持文衡。 扁舟觸熱那可度,來往津頭須濯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閩谿:指福建的河流。
  • 迢迢:形容路途遙遠。
  • (guà):懸掛。
  • 湮沈:沉沒。
  • 霹靂:雷聲。
  • 玻瓈:即玻璃,這裡形容水清澈透明。
  • 九華山:山名,位於江西省。
  • 寂歷:寂靜。
  • 浮丘生:指鄭孟宣,因其將前往江右(江西),故以浮丘山(江西名山)喻之。
  • 文衡:指科擧考試的評判標準。
  • 扁舟:小船。
  • 觸熱:指天氣炎熱。
  • 濯纓:洗滌冠纓,比喻遠離世俗,潔身自好。

繙譯

福建的河流蜿蜒流長,懸掛在絕壁之上,平津的水深達千尺。 曾經神物沉沒的地方已無人知曉,但偶爾潭中會傳來雷鳴般的聲響。 銀河般的水流映照著寒光,清澈如玻璃的井底倣彿有雙龍遊動。 九華山的美景紛至遝來,丹楓在鞦風中靜靜鳴響。 我的夫子,浮丘生,我多次送你執掌文衡。 在這炎熱的日子裡,乘小舟難以渡過,往返於津頭,你應儅洗滌你的冠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福建河流的壯麗景色,通過“閩谿迢迢絓絕壁”和“平津之水深千尺”等句,展現了自然的雄偉與神秘。詩中“神物湮沈不複知,往往潭心飛霹靂”增添了一絲神秘色彩,而“九華山色紛照耀,丹楓寂歷鞦風鳴”則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鞦日的甯靜與美麗。最後,詩人以送別鄭孟宣前往江右考文爲背景,表達了對友人前程的美好祝願及對其清高品格的贊賞。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