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孝石田山房

· 王恭
阿誰書室山陰墅,舊是郎官棲隱處。 山頭先雪剪茅茨,石上開雲種禾黍。 禾黍秋香酒滿杯,綠蘿花發映莓苔。 龍龕樹底鍾初斷,金漆湖邊月又來。 柴門盡日人稀到,山葉無風自飛墮。 階下紅泉鳥飲殘,谷口青泥鹿行破。 憶昨郎官未仕時,石田茅舍此棲遲。 青山醉逐漁樵伴,白眼羞逢杜宛兒。 金陵大道青天上,別後丘園也惆悵。 四壁寒蛩夜夜聲,一簾草蔓青青長。 往事浮雲共渺然,風流嘉政歿仍傳。 舊篋愁看書尚在,開門時見揭猶懸。 看君亦是青雲器,野性還應愛山水。 高臥山中絕世塵,蕭蕭風木更悲辛。 男兒達節有如此,未必尋常畎畝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阿誰:誰。
  • 郎官:古代官職名。
  • 棲隱:隱居。
  • 茅茨:茅草屋頂。
  • 禾黍:泛指農作物。
  • 莓苔:青苔。
  • 龍龕:古代藏書的地方。
  • 金漆湖: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柴門:用柴木做的門,形容簡陋的門戶。
  • 階下:臺階下面。
  • 紅泉:指泉水因含有某種礦物質而呈現紅色。
  • 谷口:山谷的出口。
  • 鹿行破:鹿行走時踏破的痕跡。
  • 漁樵伴:漁夫和樵夫,泛指隱居生活的人。
  • 白眼:輕視、不屑的眼神。
  • 杜宛兒:人名,具體身份不詳。
  • 寒蛩:秋天的蟋蟀。
  • 風流嘉政:指美好的政治或政策。
  • :小箱子。
  • 揭猶懸:揭開懸掛的東西。
  • 青雲器:有才能的人。
  • 達節:達到高尚的節操。
  • 畎畝人:田間勞作的農民。

翻譯

誰的書房在山陰的別墅裏,那裏曾是郎官隱居的地方。山上已先下雪,剪去了茅草屋頂,石上開墾雲霧,種植着農作物。秋天,農作物散發出香氣,酒杯滿滿,綠蘿花盛開,映照着青苔。在藏書的樹下,鐘聲初斷,金漆湖邊的月亮又升起。

柴門整天少有人到訪,山葉無風自飄落。臺階下的紅泉水,鳥兒飲後殘餘,谷口的青泥,鹿行走時踏破。記得郎官未做官時,就在這石田茅舍中隱居。青山中醉心追逐漁夫和樵夫的夥伴,不屑見到杜宛兒。

金陵的大道高聳入雲,離別後的田園也感到惆悵。四壁寒蛩夜夜鳴叫,一簾草蔓青青長長。往事如浮雲般渺茫,美好的政治雖逝去但仍被傳頌。舊日的小箱子中,愁緒滿溢,書尚在,開門時見到懸掛的東西。

看你也是有才能的人,野性中還應愛山水。高臥山中,遠離塵世,風木更添悲辛。男兒有如此高尚的節操,未必是尋常的田間勞作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隱居山中的郎官的生活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隱居生活的寧靜與超脫。詩中「山頭先雪剪茅茨,石上開雲種禾黍」等句,以自然景象映襯出隱士的清高與自足。後文通過對往事的回憶和對現實的感慨,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不屑。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態度。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