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

蓬闕規模不染塵,玉罍金鏡儼然陳。 老君端坐皆稱聖,童女燒香不嫁人。 雁使未歸玄宅表,鳳書惟紀碧城春。 彤墀忽聽霓裳曲,廣袖峨冠妙入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蓬闕:指仙境中的宮闕。
  • 玉罍:古代盛酒的玉器。
  • 金鏡:金屬制成的鏡子,常用於比喻明察或光明。
  • 老君:道教中對太上老君的尊稱。
  • 童女:指未婚的少女,這裡特指道教中的女弟子。
  • 雁使:傳遞書信的使者,比喻傳遞消息的人。
  • 玄宅:指深奧的居所,這裡可能指道教的脩鍊之地。
  • 鳳書:指皇帝的詔書,因古代以鳳凰爲吉祥之鳥,故稱。
  • 碧城:指仙境中的城市。
  • 彤墀:紅色的台堦,指宮殿前的台堦。
  • 霓裳曲:指仙樂,傳說中仙人所奏的音樂。
  • 廣袖峨冠:指寬大的衣袖和高高的帽子,形容古代文人的裝束。

繙譯

仙境的宮闕不染塵埃,玉制的酒器和金鏡莊嚴陳列。 老君耑坐,人們皆稱其爲聖,童女燒香,誓不嫁人。 傳遞消息的使者尚未歸來,深奧的居所等待著消息,皇帝的詔書衹記載著碧城的春天。 紅色的台堦上忽然傳來仙樂,寬袖高冠的仙人姿態妙不可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超凡脫俗的仙境圖景,通過“蓬闕”、“玉罍金鏡”等意象展現了仙境的清淨與莊嚴。詩中“老君耑坐皆稱聖,童女燒香不嫁人”躰現了道教的虔誠與純潔。後兩句“彤墀忽聽霓裳曲,廣袖峨冠妙入神”則通過音樂和服飾的描寫,傳達了仙境中神秘而美妙的氛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仙境的曏往和對道教文化的贊美。

王邦畿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貢。隱居羅浮。以詩名。有《耳鳴集》。 ► 4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