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邑造士李良歲貢之京

· 王恭
木落霜寒斷雁鳴,六平峯下送君行。 孤帆杳杳辭親舍,匹馬翩翩入帝京。 禁邸疏鍾朝佩影,橋門孤燭夜書聲。 遙憐得桂青霄上,應愧山中獨隱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邑造士:指地方選拔的士子。
  • 歲貢:古代每年由地方選拔人才,送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
  • 六平峯: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送別地點。
  • 孤帆:指遠行的船隻。
  • 杳杳:形容遙遠,不可見。
  • 親舍:指家鄉。
  • 翩翩:形容動作輕快。
  • 帝京:指京城。
  • 禁邸:指皇宮。
  • 朝佩影:指在朝中佩戴的飾物影子,象徵朝中官員。
  • 橋門:指京城中的橋樑門戶,也指科舉考試的場所。
  • 孤燭:孤燈,指夜晚讀書的情景。
  • 得桂:指科舉考試中得中,桂是科舉的象徵。
  • 青霄:指高空,比喻官場高位。
  • 獨隱名:指獨自隱居,不爲人知的名聲。

翻譯

樹葉落下,霜降寒冷,斷雁哀鳴,我在六平峯下送你遠行。 你乘着孤帆遠去,漸漸消失在視線中,離別了家鄉;你騎着馬兒輕快地前往京城。 在皇宮中,你可以聽到清晨的鐘聲和朝中官員的佩飾聲;在科舉考場,夜晚孤燈下,你勤奮讀書。 我遙想你若能在科舉中得中,高居官場,應該會爲在山中獨自隱居的我感到慚愧吧。

賞析

這首詩是王恭送別即將赴京參加科舉考試的邑造士李良所作。詩中通過描繪秋日的淒涼景象和分別的情景,表達了對友人前程的祝願和對自身隱居生活的自嘲。詩中「孤帆杳杳」與「匹馬翩翩」形成對比,既展現了友人離鄉背井的孤獨,也預示了他前程似錦的希望。末句「遙憐得桂青霄上,應愧山中獨隱名」則巧妙地以友人的成功來反襯自己的隱居生活,表達了詩人對功名的淡泊和對友情的珍視。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