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節推存心堂
形妙結元化,虛靈獨函中。
瀰漫八弦內,廓爾天地同。
以言道自守,了與真源逢。
澄明燭萬變,百體俱隨從。
外視失初性,蕩然若乘空。
誰應靜夜氣,復與靈臺通。
若人抱月神,日夕懷深衷。
常慮愛物淺,思將拯疲癃。
名堂有遠意,豈帷昌厥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瀰漫(mí màn):遍佈,充滿。
- 廓爾(kuò ěr):開闊,廣大。
- 真源:真理的源頭,指道的根本。
- 澄明:清澈明亮。
- 靈臺:心靈,心境。
- 疲癃(pí lóng):疲憊,困頓。
翻譯
形態精妙,凝聚了自然的造化,虛無的心靈獨存其中。 遍佈於八方之內,開闊到與天地同寬。 用言語來守護道,與真理的源頭相遇。 清澈明亮地洞察萬物的變化,百體都隨之而動。 從外在看失去了本性,空蕩蕩如同乘空而行。 誰能應和這靜夜的氣息,再次與心靈相通。 像那位懷抱月亮之神的人,日夜都懷有深切的情感。 常常憂慮對萬物的愛不夠深,思考如何拯救那些疲憊困頓的人。 給堂屋起名寓意深遠,不僅僅是爲了自身的昌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種超越物質形態的精神境界,強調了內心的虛靈與宇宙的廣闊相通。通過「瀰漫八弦內,廓爾天地同」展現了詩人對於宇宙的宏大感受,而「以言道自守,了與真源逢」則表達了對於真理追求的執着。詩中「澄明燭萬變,百體俱隨從」體現了內心的清澈與對萬物變化的洞察。最後,詩人通過「名堂有遠意,豈帷昌厥躬」表達了對個人修養與社會責任的深刻思考,顯示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懷和對人類命運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