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漁樵耕牧四畫

· 王恭
扁舟夜唱滄浪曲,朝飯蘭皋爨湘竹。 垂楊輕拂鯉魚風,千丈春潭曉未綠。 日暮雙雙得紫鱗,漁家生計任長貧。 豪門綺席銀絲膾,愧爾漁郎多苦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扁舟:小船。
  • 滄浪曲:指漁夫所唱的歌曲,源自《楚辭·漁父》中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 蘭皋:長滿蘭草的水邊高地。
  • 爨湘竹:用湘竹做的炊具,這裏指做飯。
  • 鯉魚風:指九月或秋季的風,這裏形容風輕柔。
  • 紫鱗:指魚。
  • 銀絲膾:指精美的魚肉菜餚。

翻譯

小船夜夜唱着滄浪曲,早晨在長滿蘭草的水邊高地用湘竹炊具做飯。 垂柳輕輕拂過九月的風,千尺深的春潭到了早晨還未變綠。 日暮時分捕獲了兩條大魚,漁家的生活依舊貧困。 豪門宴席上擺滿了精美的魚肉菜餚,我爲那些辛苦的漁夫感到慚愧。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漁夫清貧而自足的生活,通過對比豪門與漁家的生活,表達了對漁夫辛勤勞作的同情與敬意。詩中「扁舟夜唱滄浪曲」展現了漁夫的閒適與自由,「朝飯蘭皋爨湘竹」則體現了他們簡樸的生活方式。後兩句通過對比,突出了漁夫生活的艱辛與豪門生活的奢華,從而引發讀者對社會不公的思考。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