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馬二幅其一
世人徒愛馬,不解與馬知。長鳴倦芻秣,力殫翻箠之。
飼以玉山禾,飲彼清泠池。龍性復矯矯,始知真權奇。
荷君剪拂君門裏,廝養年深亦知己。感激羞懷伏櫪恩,常思一日行千里。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解:理解,懂得。
- 芻秣:(chú mò) 指喂牲口的草料。
- 殫:盡,竭盡。
- 箠:(chuí) 鞭子。
- 玉山禾:比喻上等的飼料。
- 清泠:(qīng líng) 清涼,清澈。
- 矯矯:英勇出衆的樣子。
- 權奇:非凡的才能。
- 剪拂:比喻照料,照顧。
- 廝養:指僕役,這裏指馬伕。
- 伏櫪:(fú lì) 指馬廄,比喻受困。
翻譯
世上的人只是喜歡馬,卻不懂得與馬心靈相通。馬兒長聲嘶鳴,對草料感到厭倦,力氣耗盡還要被鞭打。 如果用上等的飼料餵養它,讓它在清澈的池水中飲水,它的龍性就會重新顯現,英勇非凡,這才真正展現出它的非凡才能。 感謝你在我家門口的照料,即使作爲馬伕,時間長了也能成爲知己。感激之情讓我羞於回憶在馬廄中的日子,總是想着有一天能奔行千里。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馬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馬的深刻理解和同情。詩中,「長鳴倦芻秣,力殫翻箠之」描繪了馬的困境,而「飼以玉山禾,飲彼清泠池」則展現了馬應有的待遇。最後,通過馬對主人的感激和對自由奔跑的渴望,詩人傳達了對自由和理解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馬的深厚情感和對自由生活的無限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