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二首其一

· 王恭
登埤望烽火,落日煙塵紫。 百戰久不歸,空閨淚如水。 漢兵十萬餘,盡沒長城死。 城下有精靈,啾啾月明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塞下曲:古代樂府詩題,多描寫邊塞軍旅生活。
  • (pí):城牆上的矮牆。
  • 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
  • 空閨:指無人居住的房間,此處特指軍人的妻子獨守的房間。
  • 精靈:指死去的士兵的靈魂。
  • 啾啾:形容聲音微小而悲切。

翻譯

登上城牆的矮牆,遠望烽火,夕陽下的煙塵呈現出紫色。 經歷了無數次戰鬥,久久不能歸家,空蕩的閨房中,淚水如流水般不斷。 漢家的十萬大軍,全都埋沒在長城之下,壯烈犧牲。 城下有那些英勇士兵的靈魂,在月光下發出悲切的啾啾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塞戰爭的殘酷和士兵家屬的悲痛。通過「登埤望烽火」和「落日煙塵紫」的意象,傳達了戰爭的緊張和邊塞的荒涼。詩中「百戰久不歸,空閨淚如水」深刻表達了士兵家屬的孤獨和無盡的等待。結尾的「城下有精靈,啾啾月明裏」則以超現實的筆觸,描繪了戰死士兵的靈魂在月光下的哀鳴,增添了詩的悲壯和神祕色彩。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