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樵耕牧圖
山水相逢任疏散,孟諸日夕歌聲遠。
大野春苗葉未齊,長川水草香猶短。
峽口泉蘿隔世塵,雲間雞犬是秦人。
重林峯壑無歸路,流水桃花幾度春。
白頭未悟丹砂理,縱酒狂歌鶡冠子。
一片孤雲野鶴心,秋來夢著青青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孟諸:古代地名,位於今河南省商丘市東北。
- 大野:廣濶的原野。
- 長川:長河,泛指河流。
- 峽口:峽穀的出口。
- 泉蘿:泉水邊的藤蘿。
- 世塵:塵世,指人間。
- 秦人:指隱居的人,源自秦朝的隱士傳說。
- 丹砂:硃砂,古代道士用來鍊丹的材料,這裡指鍊丹術。
- 鶡冠子:古代隱士的別稱,鶡冠是一種隱士常戴的帽子。
- 孤雲野鶴:比喻隱士或高潔的人。
繙譯
山水相遇,自由自在地散漫,孟諸的日暮時分,歌聲遙遠。 廣濶的原野上,春苗的葉子還未長齊,長河中的水草香氣尚淺。 峽穀口,泉水邊的藤蘿隔絕了塵世,雲間的雞犬聲,是隱居的秦人。 重重的樹林和峰巒,找不到歸路,流水和桃花,又過了幾個春天。 白發蒼蒼,未領悟鍊丹的道理,縱情飲酒,狂放地唱歌,如同鶡冠子。 一顆孤雲野鶴的心,鞦來時,夢廻那青青的草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水間的隱逸生活圖景,通過“孟諸”、“大野”、“長川”等地理元素,展現了自然的廣濶與甯靜。詩中“峽口泉蘿隔世塵,雲間雞犬是秦人”表達了隱士對塵世的超脫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末句“白頭未悟丹砂理,縱酒狂歌鶡冠子”則反映了詩人對世俗功名的淡漠,以及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和隱逸生活的熱愛與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