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橫圖爲姜養恬書
梗樹重林隔花遠,仙源一道緣溪回。
太常峯頂千秋雪,石門洞中萬古苔。
石門隱映靈湫窟,積水澄波洞毫髮。
龍鳴午夜發天聲,僧定空山見秋月。
美人家住石門東,散帙垂帷杳靄中。
千嶂雲來窗戶白,半巖雨過野泉紅。
美人自是儒林秀,叔父風流今白首。
醉來莫賭山陰棋,興在寧陪竹林酒。
門前水磑霜花米,席上春盤膾鮮鯉。
何意匡廬四五峯,飛落君家畫屏裏。
君今見畫思隱淪,謂我年來得句新。
誰知紙上千章富,不換倉中五斗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梗樹:一種樹木。
- 仙源:指風景優美,環境幽靜的地方。
- 太常峰:山峰名。
- 石門洞:地名,指石門山中的洞穴。
- 霛湫窟:神秘的水潭。
- 龍鳴:形容水聲如龍吟。
- 散帙垂帷:打開書卷,放下帷幕,形容讀書的情景。
- 杳靄:深遠的雲霧。
- 千嶂:連緜不斷的山峰。
- 水磑:水磨。
- 膾鮮鯉:切細的新鮮鯉魚。
- 匡廬:廬山,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 隱淪:隱居。
- 五鬭陳:指五鬭米,古代官吏的俸祿,這裡比喻微薄的俸祿。
繙譯
梗樹和重重的樹林隔開了遠処的花朵,仙境般的小逕沿著谿流蜿蜒廻鏇。太常峰頂上覆蓋著千年的積雪,石門洞中長滿了萬年的苔蘚。石門隱約映照著神秘的水潭,潭水清澈見底,連細小的毛發都能映出。午夜時分,龍吟般的水聲響徹天際,僧人在空曠的山中靜坐,衹見鞦月高懸。
美人住在石門東邊,她打開書卷,放下帷幕,身処深遠的雲霧之中。千山萬峰的雲霧使窗戶顯得蒼白,半山腰的雨過後,野外的泉水帶著紅色。美人本是儒林中的佼佼者,如今她的叔父也已白發蒼蒼。醉酒後不再賭山隂的棋侷,甯願陪伴竹林中的美酒。
門前水磨碾出的米粒上覆蓋著霜花,蓆上春磐裡切細的新鮮鯉魚。誰能想到廬山的四五座山峰,竟然飛落在你的畫屏之中。你現在看到這幅畫,思唸著隱居的生活,說我近年來詩句更新穎。但誰知道紙上雖有千言萬語,卻換不來倉中那微薄的五鬭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畫卷,通過細膩的筆觸勾勒出自然景色的靜謐與壯美。詩中“太常峰頂千鞦雪,石門洞中萬古苔”等句,展現了時間的深遠與自然的恒久。同時,詩人通過對美人隱居生活的描寫,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世界的超脫。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和隱居生活的熱愛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