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琴合故衣卷
嶧陽古桐瓊樹枝,吳絲作弦雲錦衣。
黃家舊物紫陽篆,彪炳文章光陸離。
亂離何事翻相失,龍池鳳沼無春色。
淪落天涯幾百秋,豈意人間今復得。
琴囊雖好人更清,相逢脫贈應有情。
君看昔日延陵對,好是悠悠身後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嶧陽:嶧山之陽,嶧山位於今山東省鄒城市,古時以產桐木著名,是製作琴的良材。
- 瓊樹枝:比喻桐木如瓊玉般珍貴。
- 吳絲:吳地產的絲,指優質的絲線,用於製作琴絃。
- 雲錦衣:形容琴絃如雲錦般華麗。
- 紫陽篆:紫陽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的別號,篆指篆刻,這裏可能指朱熹的印章或其書法。
- 彪炳:光彩奪目。
- 光陸離:光彩閃爍,色彩斑斕。
- 龍池鳳沼:古代宮廷中的池沼,這裏比喻皇宮。
- 淪落:流落,指琴流落民間。
- 幾百秋:幾百年。
- 脫贈:解下贈送。
- 延陵:指春秋時期的吳國公子季札,以賢德著稱。
- 悠悠:長久。
翻譯
嶧山之陽的古桐木,如同瓊玉般的樹枝,吳地產的絲線製成的琴絃,華麗如雲錦衣裳。 黃家舊有的琴上刻着紫陽的篆書,文章光彩奪目,色彩斑斕。 在亂離之中,爲何反而失去了它,皇宮中的池沼已無春色。 流落民間已有數百年,豈料今日在人間又得以重見。 琴囊雖好,但人更爲清雅,相逢時解下贈送,定有深情。 你看那昔日的延陵公子,他的名聲將長久流傳於後世。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古琴的描寫,展現了其珍貴的材質和華麗的裝飾,同時抒發了對亂世中失去珍貴物品的感慨。詩中「嶧陽古桐」、「吳絲作弦」等詞句,不僅描繪了琴的高貴品質,也暗示了其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後文通過對琴流落民間的敘述,表達了對其命運的同情和對重獲的喜悅。結尾以延陵公子的典故,寄寓了對美好事物長久流傳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