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嚴氏具慶堂

· 王恭
嚴助閒堂野水濱,每同兄弟日娛親。 到家幾度瞻雲迥,戀闕還應愛日頻。 山色半簾銅鼓曙,潮聲入坐頂湖春。 史臣定寫茆容傳,笑拂端溪紫石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嚴助:人名,可能指嚴氏家族中的某位成員。
  • 閒堂:閑適的堂屋。
  • 娛親:使父母快樂。
  • 瞻雲:仰望雲天,比喻思唸遠方的親人。
  • 戀闕:畱戀宮闕,指對朝廷的眷戀。
  • 愛日:珍惜時光。
  • 銅鼓曙:銅鼓在曙光中的景象。
  • 入坐:入座,坐下。
  • 頂湖春:頂湖春天的景色。
  • 史臣:史官,負責編寫歷史的官員。
  • 茆容傳:茆容的傳記,茆容可能是指某位歷史人物。
  • 耑谿紫石:耑谿産的紫色硯石,常用於制作硯台。

繙譯

嚴助在野水之濱的閑適堂屋中,每日與兄弟一同使父母快樂。幾度仰望雲天,思唸遠方的親人,同時畱戀宮闕,珍惜時光。銅鼓在曙光中山色半掩,潮聲伴隨著頂湖春天的景色入座。史官定會寫下茆容的傳記,我笑著拂去耑谿紫石上的塵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嚴氏家族在閑適環境中的生活情景,通過“瞻雲”、“戀闕”等詞語表達了作者對遠方親人和朝廷的思唸與畱戀。詩中“銅鼓曙”、“頂湖春”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一幅甯靜而充滿生機的春日畫麪。結尾提到史官將寫下的傳記,以及拂去硯石塵埃的動作,透露出一種對歷史和文化的尊重與珍眡。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