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過琳宮

· 王恭
瓊館迢迢隱碧岑,平時鐘磬出空林。 苔因暑氣侵仙帙,鶴伴閒雲對客簪。 小洞石泉香洗藥,古壇松樹淨橫琴。 欲談火棗交梨事,愧殺紅塵一片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瓊館:指華美的道觀。
  • 碧岑:青翠的小山。
  • 鐘磬:古代的打擊樂器,此處指道觀的鐘聲。
  • 仙帙:仙人的書籍或衣物。
  • 火棗交梨:道教中的仙果,象徵長生不老。

翻譯

華美的道觀隱匿在青翠的山間,平日裏鐘聲磬音從空曠的林中傳出。 苔蘚因暑氣而侵染了仙人的書籍,鶴伴着悠閒的雲彩對着客人的髮簪。 小洞中的石泉香氣四溢,古壇旁的松樹潔淨地橫放着琴。 想要談論火棗和交梨的仙事,卻愧對這紅塵中的一片心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訪問道觀的情景,通過「瓊館」、「碧岑」、「鐘磬」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苔因暑氣侵仙帙,鶴伴閒雲對客簪」巧妙地將自然與仙境結合,表達了對於仙境的嚮往與對塵世的愧疚。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於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獨特情感。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