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黃小江之福建憲副

白髮垂堂日,蒼生引領時。 未酬將母念,恰有過門期。 壽酒腰金舞,安車戴節馳。 秋風雖在邇,莫作美蓴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垂堂:指在堂屋的屋簷下,比喻在家中。
  • 蒼生:指百姓,人民。
  • 引領:伸長脖子,形容期待或盼望的樣子。
  • 將母:帶著母親。
  • 過門期:指女子出嫁的時期。
  • 壽酒:慶祝長壽的酒。
  • 腰金:腰間珮帶金飾,指官員的服飾。
  • 安車:古代一種可以坐臥的車,多用於官員出行。
  • 戴節:指官員珮戴的節杖,象征權力。
  • :近。
  • 美蒓:一種水生植物,這裡指蒓菜,常用來比喻思鄕之情。

繙譯

白發蒼蒼在家中,百姓期盼的時刻。 未能實現帶著母親的願望,恰好錯過了出嫁的時機。 慶祝長壽的酒,官員腰間珮金飾,坐著安車,手持節杖奔馳。 鞦風雖近,但不要像思唸美蒓那樣思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在家中,百姓對他充滿期待。詩中透露出老人未能實現帶著母親的願望,以及錯過了女子出嫁的時機。後兩句描述了慶祝長壽的場景,以及官員出行的盛況,但最後提醒不要因鞦風而勾起思鄕之情。整首詩情感豐富,既表達了對老人的敬仰,也隱含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方獻夫

明廣東南海人,初名獻科,字叔賢,號西樵。弘治十八年進士。正德中授禮部主事,調吏部員外郎,旋從王守仁問學,謝病歸西樵山中,讀書十年。嘉靖初還朝,以議大禮稱帝意,驟進少詹事。累官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持論和平,而輿論視爲奸邪,連被劾。又見帝恩威不測,三疏引疾歸。有《周易傳義約說》、《西樵遺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