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薄命

· 王恭
妾家叢臺下,花顏耀青春。 嫁得金吾婿,飄飄事邊塵。 昨聞羽書至,陣歿交河濱。 戰馬委沙磧,兵符屬他人。 念此每欲死,淋浪淚沾巾。 羅襦爲君解,瑤瑟不復陳。 始信古人言,容華多誤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叢臺:戰國時趙國都城邯鄲的一座臺,這裏指代趙國。
  • 金吾婿:指擔任禁衛軍將領的丈夫。
  • 羽書:古代傳遞緊急軍情的文書,插有鳥羽表示緊急。
  • 交河:古代河流名,這裏指戰場。
  • 沙磧:沙漠。
  • 兵符:古代調兵遣將的信物。
  • 羅襦:輕軟的絲織短衣。
  • 瑤瑟:古代的一種樂器,這裏指彈奏樂器。
  • 容華:美貌。

翻譯

我住在叢臺之下,青春年華里花容月貌。 嫁給了擔任禁衛軍將領的丈夫,他飄飄然奔赴邊疆。 昨天聽說緊急軍情到來,他在交河邊陣亡。 戰馬被遺棄在沙漠,兵符也落入他人之手。 想到這些我每每想要死去,淚水如雨沾溼了巾帕。 輕軟的絲衣爲你解開,瑤瑟也不再彈奏。 這才相信古人所說,美貌往往會誤了人的一生。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一個女子的口吻,表達了對丈夫戰死沙場的悲痛和對命運的無奈。詩中,「叢臺」、「金吾婿」等詞語勾勒出了女子的身份背景,而「羽書」、「交河」、「沙磧」等則描繪了戰爭的殘酷。最後,「容華多誤身」一句,深刻反映了古代女性對美貌與命運關係的感慨,展現了女性在封建社會中的無奈與哀愁。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