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江山煙雨圖

· 王恭
夢渚蒼蒼入楚煙,岳陽南面雨如懸。 人家寂歷青楓外,仙嶠空濛獨雁邊。 飛閣迥臨聞笛處,微鍾遙到釣魚船。 孤帆莫向瀟湘浦,雲暗蒼梧水泊天。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夢渚(mèng zhǔ):指夢境中的水洲。
  • 蒼蒼:形容景色蒼茫。
  • 楚煙:楚地的煙霧。
  • 岳陽:地名,位於今湖南省。
  • 寂歷:寂靜無聲。
  • 仙嶠(xiān qiáo):仙山,指高聳入雲的山峯。
  • 空濛:形容景色朦朧不清。
  • 獨雁:孤雁。
  • 飛閣:高聳的樓閣。
  • 迥臨:高遠地俯瞰。
  • 微鍾:遠處傳來的鐘聲。
  • 瀟湘:指瀟水和湘水,湖南的兩條河流。
  • 蒼梧:山名,位於今廣西壯族自治區。
  • 泊天:形容雲霧繚繞,彷彿與天相連。

翻譯

在夢境中的水洲上,蒼茫的景色融入了楚地的煙霧,岳陽城南面,雨絲如懸。 青楓林外,人家寂靜無聲,仙山在朦朧中孤雁飛翔。 高聳的樓閣俯瞰着笛聲傳來之處,遠處微弱的鐘聲傳到了釣魚的船上。 孤帆不要駛向瀟湘的河口,因爲雲霧籠罩着蒼梧山,水天一色,難以分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江山煙雨的圖景,通過夢境的引入,增添了詩意的朦朧美。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夢渚」、「楚煙」、「獨雁」等,構建了一個超脫現實的幻境。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的結尾以「孤帆莫向瀟湘浦」作結,暗示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避世態度,以及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