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林伯予召天京兼柬鄭助教董紀善

· 王恭
青雲知己半京華,滄海逢君又別家。 莫雨獨瞻原上柏,春風遙泛日邊槎。 吳門渺渺江波晚,淮樹蒼蒼驛路賒。 聞說九重憐孝念,未應辜負舊煙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雲:比喻高官顯爵。
  • 京華:京城之美稱,因京城是文物、人才彙集之地,故稱爲京華。
  • 滄海:大海。因其一望無際、水深呈青蒼色,故名。
  • 莫雨:即暮雨,傍晚的雨。
  • 原上柏:原野上的柏樹,這裏可能象徵着堅貞不屈的品質。
  • 日邊槎:指靠近太陽的船隻,比喻遠行或高升。
  • 吳門:指蘇州或蘇州一帶。
  • 淮樹:淮河一帶的樹木。
  • 驛路:古代傳遞政府文書等用的道路,沿途設有換馬或休息的驛站;這裏指旅途。
  • 九重:指天,傳說天有九層,極言其高。
  • 煙霞:煙霧和雲霞,也指山水勝景。

翻譯

在京城中,我認識了許多高官顯貴,而在這茫茫大海邊與你相遇,卻又即將分別。傍晚時分,我獨自仰望原野上的柏樹,春風中,你的船隻彷彿在太陽旁邊航行。蘇州的江波在夜晚顯得遙遠而渺茫,淮河邊的樹木在蒼茫的旅途中顯得格外蒼涼。聽說天上的君王也憐惜孝子的思念,所以你不會辜負這舊日的山水美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京城結識衆多顯貴後,在海邊與友人林伯予相遇又分別的情景。詩中通過「青雲」、「京華」等詞語展現了京城的繁華與顯赫,而「滄海」、「莫雨」、「原上柏」等則營造出一種遼闊、孤寂的氛圍。後兩句通過對「吳門」、「淮樹」的描寫,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對友人遠行的不捨與祝福。最後,詩人以「九重憐孝念」寄託了對友人未來的美好祝願,同時「舊煙霞」也暗示了對往日美好時光的懷念。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