袞塵騮

· 王恭
暫卸銀鞍賜浴歸,錦塵香撲袞龍飛。 誰憐習戰陰山北,滿地黃埃苜蓿歸。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袞塵騮:指裝飾華麗、奔馳如飛的駿馬。
  • 銀鞍:銀製的馬鞍,指馬具的華貴。
  • 浴歸:洗浴後歸來,這裏指馬匹經過洗浴後的狀態。
  • 錦塵:指馬蹄揚起的塵土,因馬匹裝飾華麗而顯得如錦。
  • 袞龍:古代帝王的禮服上繡的龍,這裏比喻馬匹的華貴。
  • 習戰:習慣於戰鬥,指經常參與戰鬥的馬匹。
  • 陰山:山名,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古代常爲邊疆戰場。
  • 黃埃:黃色的塵土。
  • 苜蓿:一種牧草,常用來餵養馬匹。

翻譯

暫時卸下銀鞍,賜予洗浴後歸來的駿馬,錦繡般的塵土和香氣伴隨着華麗的馬匹飛馳。 有誰會憐惜那些習慣了在陰山北面戰鬥的馬匹,它們滿身黃塵,帶着苜蓿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描繪了兩類馬匹的不同命運。一方面是裝飾華麗、享受優待的駿馬,它們洗浴後帶着錦塵和香氣,顯得尊貴非凡;另一方面是在邊疆戰鬥、習慣於艱苦環境的馬匹,它們滿身黃塵,帶着苜蓿歸來,卻無人憐惜。詩中「錦塵香撲袞龍飛」與「滿地黃埃苜蓿歸」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不同命運馬匹的同情與感慨,同時也反映了社會的不公與邊疆戰士的艱辛。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