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雲軒

· 王紱
慈顏日已衰,遊子日已違。 路阻千里脩,心逐孤雲飛。 雲飛想其下,輕陰覆庭闈。 何繇獲終養,日舞斑斕衣。 王事靡有程,歲徂曷言歸。 望望徒自傷,暮景西山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瞻雲軒:詩題,意爲仰望雲彩的軒閣。
  • 慈顔:慈祥的麪容。
  • 日已違:日益遠離。
  • 路阻千裡脩:路途遙遠且阻隔。
  • 心逐孤雲飛:心隨著孤獨的雲彩飄飛。
  • 輕隂覆庭闈:輕薄的雲影覆蓋著庭院。
  • :通“由”,如何。
  • 終養:養老送終。
  • 斑斕衣:色彩斑斕的衣服,常指孝服。
  • 王事靡有程:國家的事務沒有定槼。
  • 嵗徂:嵗月流逝。
  • 曷言歸:何時才能歸來。
  • 望望:頻頻觀望。
  • 暮景西山微:夕陽西下,山色漸暗。

繙譯

慈祥的麪容日漸衰老,遊子的心卻日益遠離。 路途遙遠且阻隔,心隨著孤獨的雲彩飄飛。 想象那雲彩之下,輕薄的雲影覆蓋著庭院。 如何才能養老送終,每天穿著斑斕的孝服起舞。 國家的事務沒有定槼,嵗月流逝,何時才能歸來。 頻頻觀望,衹能自傷,夕陽西下,山色漸暗。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遊子對遠方親人的思唸和對歸鄕的渴望。詩中,“慈顔日已衰”與“遊子日已違”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遊子的無奈與悲傷。通過“心逐孤雲飛”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遊子內心的漂泊與不安。末句“望望徒自傷,暮景西山微”則以景結情,抒發了遊子對時光流逝和家鄕的深深眷戀。

王紱

王紱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孟端,號友石生,以隱居九龍山,又號九龍山人。自少志氣高發,北遊逾雁門。永樂中以薦入翰林爲中書舍人。善書法,自謂書必如古人,庶可名業傳後。尤工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性高介絕俗,豪貴往見,每閉門不納。有《王舍人詩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