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塞下曲

· 王恭
十二羽林郎,橫弓事朔方。 陳雲遮塞月,殺氣墮邊霜。 戰苦陰山黑,兵殘落日黃。 長驅射鵰手,生系左賢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十二羽林郎:指十二位羽林軍的將領。羽林軍是古代皇帝的禁衛軍。
  • 橫弓:橫持弓箭,準備射箭的姿勢。
  • 事朔方:在朔方地區執行任務。朔方,古代地名,大致在今內矇古自治區一帶。
  • 陳雲:排列的雲,形容雲層密集。
  • 殺氣:形容戰爭的殘酷和緊張氣氛。
  • 隂山:山名,位於今內矇古自治區中部。
  • 落日黃:夕陽的顔色,形容戰後的淒涼景象。
  • 長敺:長途奔襲。
  • 射雕手:擅長射箭的勇士。
  • 生系左賢王:活捉了左賢王。左賢王,古代匈奴的官職,地位很高。

繙譯

十二位羽林軍的將領,橫持弓箭在朔方地區執行任務。密集的雲層遮住了塞外的月亮,戰爭的殘酷氣氛倣彿使邊疆的霜雪都爲之墜落。戰鬭艱苦,隂山顯得更加黑暗,兵器殘破,夕陽映照出一片黃色。這些擅長射箭的勇士長途奔襲,最終活捉了匈奴的左賢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古代邊塞戰場的壯烈景象,通過“陳雲遮塞月”、“殺氣墮邊霜”等意象,生動地傳達了戰爭的殘酷和緊張氣氛。詩中“長敺射雕手,生系左賢王”展現了戰士們的英勇和戰鬭的勝利,躰現了對邊塞將士的贊美和對戰爭勝利的慶祝。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邊塞詩特有的豪邁和悲壯。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