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隱

· 王恭
自無簪組分,結屋近苔磯。 夜月懸孤艇,寒潮入半扉。 溪山曾無趣,魚鳥已忘機。 爲問青雲者,誰能忍布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簪組:古代官員的冠飾,代指官職。
  • 苔磯:長滿青苔的巖石,常指水邊隱居之処。
  • 懸孤艇:孤零零的小船懸掛在岸邊。
  • 半扉:半開的門。
  • 忘機:忘卻世俗的機巧,指心境恬淡,不存世俗之唸。
  • 青雲:比喻高官顯爵。
  • 佈衣:古代平民的衣著,代指平民身份。

繙譯

我本無心追求官職,便在長滿青苔的巖石旁建了小屋。夜晚,孤零零的小船在月光下靜靜懸掛,寒潮悄悄湧入半開的門扉。對於山川景色,我從未感到過興趣,與魚鳥相伴,我已忘卻了世俗的機巧。我想問問那些追求高官顯爵的人,誰能忍受這種平民的簡樸生活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名利的淡漠。詩中通過“結屋近苔磯”、“夜月懸孤艇”等意象,描繪了一個遠離塵囂、甯靜自得的隱居環境。後兩句“爲問青雲者,誰能忍佈衣”則直接抒發了詩人對那些追求高官顯爵之人的不屑,以及對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的堅定和自豪。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霛自由的高潔情懷。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