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送胡大夫赴振武

向年擢桂儒生業,今日分茅聖主恩。 旌旆仍將過鄉路,軒車爭看出都門。 人間文武能雙捷,天下安危待一論。 布惠宣威大夫事,不妨詩思許琴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擢桂:指科舉考試中進士及第,古時進士及第者被稱爲「擢桂」。
  • 分茅:古代封賞功臣時,將茅草分給功臣,象徵授予土地和權力。
  • 旌旆:古代旗幟的一種,常用於表示官職或軍隊的標誌。
  • 軒車:古代貴族乘坐的華麗車輛。
  • 文武能雙捷:指文才和武藝都非常出色,能夠同時取得成功。
  • 布惠宣威:指施行仁政和展示威嚴。
  • 詩思許琴尊:指有詩意和音樂的雅緻生活。

翻譯

往年你以儒生的身份考中進士,如今又得到皇帝的封賞,授予你土地和權力。你的旗幟將伴隨着你經過家鄉的道路,華麗的車輛爭相駛出都城的大門。你既有文才又有武藝,能夠同時取得成功,國家的安危也需要你來一一討論。作爲大夫,你應當施行仁政和展示威嚴,同時也不妨享受詩意和音樂的雅緻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是楊巨源送別胡大夫赴任振武的詩。詩中,楊巨源讚揚了胡大夫的儒生出身和今日的榮耀,以及他的文武雙全。通過「旌旆仍將過鄉路,軒車爭看出都門」的描繪,展現了胡大夫赴任時的盛況。最後,詩人希望胡大夫在履行公務的同時,也能享受詩意的生活,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和深厚情誼。

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後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爲張弘靖從事,由祕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爲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爲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於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於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於755年,卒年不詳。另外同名的還有宋代抗金名將。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