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灞岸柳留辭鄭員外

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爲行人。 好風儻借低枝便,莫遣青絲掃路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賦得:古詩題,表示以某個主題作詩。
  • 灞岸:指灞水河岸,灞水是渭河的支流,流經長安(今西安)。
  • 攀折:折斷,這裏指人們習慣性地折柳送別。
  • :如果,或許。
  • 便:方便,機會。
  • 莫遣:不要讓。
  • 青絲:這裏比喻柳條。

翻譯

春天,灞水岸邊的楊柳籠罩在煙霧中,每年都有人爲了送別而攀折柳枝。 如果好風能夠藉助低垂的柳枝,就不要讓那些柳條去掃拂路上的塵土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灞岸邊楊柳的景象,通過「含煙」形容了楊柳的朦朧美,而「年年攀折爲行人」則反映了人們送別時的習俗。後兩句詩意蘊含哲理,表達了詩人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夠得到更好的利用,而不是被無謂地消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自然之美,又寄寓了人生哲理。

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後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爲張弘靖從事,由祕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爲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爲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於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於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於755年,卒年不詳。另外同名的還有宋代抗金名將。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