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權相公南園閒涉寄廣宣上人

浩氣抱天和,閒園載酒過。 步因秋景曠,心向晚雲多。 翠玉思回鳳,玄珠肯在鵝。 問師登幾地,空性奈詩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浩氣:宏大的氣概。
  • 天和:自然的和諧。
  • 載酒:帶着酒。
  • 秋景:秋天的景色。
  • 晚雲:傍晚的雲彩。
  • 翠玉:綠色的玉石,這裏比喻美麗的景色。
  • 回鳳:迴旋的鳳凰,比喻美好的事物。
  • 玄珠:黑色的珠子,比喻深奧的道理。
  • 肯在鵝:願意與鵝爲伍,比喻願意與平凡的事物爲伴。
  • 問師:請教老師。
  • 登幾地:達到何種境界。
  • 空性:佛教術語,指萬物的本質是空。
  • 奈詩何:對詩歌的無奈,指難以用詩歌表達空性的深奧。

翻譯

宏大的氣概擁抱自然的和諧,我帶着酒閒逛過這園子。 漫步因爲秋天的景色開闊,心隨着傍晚的雲彩增多。 美麗的景色讓我想起迴旋的鳳凰,深奧的道理是否願意與平凡的鵝爲伴? 我向老師請教,達到何種境界,萬物的空性又該如何用詩歌表達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一個秋日的傍晚,帶着酒在園中漫步的情景。詩中,「浩氣抱天和」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宏大氣概和對自然和諧的嚮往。「步因秋景曠,心向晚雲多」則通過秋景的開闊和晚雲的增多,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豁達與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後兩句則轉向對深奧哲理的探討,通過「翠玉思回鳳,玄珠肯在鵝」的比喻,探討了美好與平凡、深奧與淺顯之間的關係。最後,詩人向老師請教,表達了對詩歌表達空性深奧之難的無奈,體現了詩人對詩歌藝術的深刻思考和對生命哲理的探求。

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後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爲張弘靖從事,由祕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爲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爲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於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於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於755年,卒年不詳。另外同名的還有宋代抗金名將。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