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許侍御充雲南哀冊使判官

萬里永昌城,威儀奉聖明。 冰心瘴江冷,霜憲漏天晴。 荒外開亭候,雲南降旆旌。 他時功自許,絕域轉哀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永昌城:古代地名,位於今雲南省保山市。
  • 威儀:莊嚴的儀態或儀式。
  • 聖明:對皇帝的尊稱,意指皇帝英明。
  • 冰心:比喻清廉純潔的心。
  • 瘴江:指有瘴氣的河流,多指南方溼熱地區。
  • 霜憲:比喻嚴明的法律或執法者。
  • 漏天:比喻天氣晴朗,無雲遮日。
  • 荒外:邊遠荒涼之地。
  • 亭候:古代設在邊境上的亭子,用於候望敵情。
  • 雲南:地名,今雲南省。
  • 降旆旌:降下旗幟,表示尊敬或哀悼。
  • 絕域:極遠的地方。

繙譯

萬裡之外的永昌城,莊嚴地擧行著奉承聖明的儀式。 清廉的心在瘴氣彌漫的江邊感到寒冷,嚴明的法律在晴朗的天空下顯露。 在邊遠的荒涼之地設立了亭子以候望,雲南之地降下了旗幟以示哀悼。 將來你定會因這功勣而自豪,即使在極遠的地方,你的榮譽也將轉爲哀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許侍禦遠赴雲南執行哀冊使命的場景,通過“冰心瘴江冷”和“霜憲漏天晴”的對比,既表達了邊疆的艱苦環境,也躰現了執法者的清廉與嚴明。詩中“荒外開亭候,雲南降旆旌”展現了邊疆的荒涼與對使命的尊重。結尾的“他時功自許,絕域轉哀榮”則預示了許侍禦未來的功勣與榮譽,即使在遙遠的地方,也將被人們銘記和哀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許侍禦的敬意與對其使命的肯定。

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後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爲張弘靖從事,由祕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爲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爲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於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於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於755年,卒年不詳。另外同名的還有宋代抗金名將。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