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顧非熊及第歸茅山

· 項斯
吟詩三十載,成此一名難。 自有恩門入,全無帝裏歡。 湖光愁裏碧,巖景夢中寒。 到後鬆杉月,何人共曉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帝裏:指京城。
  • 巖景:山岩間的景色。
  • 鬆杉月:月光下的松樹和杉樹。

翻譯

我吟詠詩歌已有三十年,成就這樣的名聲實在不易。 雖然得到了進入恩門的榮耀,但在京城中卻全無歡樂。 湖光在憂愁中顯得碧綠,山岩間的景色在夢中帶着寒意。 到達那裏後,月光下的松樹和杉樹,又有誰會和我一起在清晨共同欣賞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堅持與對名利的淡漠。詩中,「吟詩三十載,成此一名難」展現了詩人對詩歌的執着追求和成名之不易。後句「自有恩門入,全無帝裏歡」則透露出詩人雖得入仕途,卻對京城繁華不感興趣,更向往自然山水。結尾的「到後鬆杉月,何人共曉看」則流露出詩人對歸隱生活的嚮往和對知音難尋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情懷。

項斯

項斯

唐台州臨海人,字子遷。工詩。其詩清妙奇絕,爲張籍所知賞。敬宗寶曆至文宗開成之際,聲價藉甚。斯性疏曠,初築廬於杭州徑山朝陽峯前,交結淨者,如此三十餘年。武宗會昌三年,以詩卷謁楊敬之,敬之贈詩云:“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詩聞於長安,次年,斯擢進士第,命爲潤州丹徒縣尉,卒於任所。有集。 ► 1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