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令狐處士溪居

· 項斯
白髮已過半,無心離此溪。 病嘗山藥遍,貧起草堂低。 爲月窗從破,因詩壁重泥。 近來常夜坐,寂莫與僧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處士:古時稱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
  • 溪居:溪邊居住。
  • 山藥:一種植物,根莖可食用,也可入藥。
  • 草堂:簡陋的房屋,常指文人隱居的地方。
  • 壁重泥:牆壁重新塗上泥土,指修繕牆壁。

翻譯

白髮已經過半,我無心離開這條溪邊。 生病時嚐遍了山藥,貧窮使得我的草堂低矮。 爲了月光能透過破窗,我修繕了牆壁以便題詩。 近來常在夜裏靜坐,寂寞如同與僧人一般。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的生活狀態和內心世界。詩中,「白髮已過半」直接表達了詩人的年紀和滄桑感,而「無心離此溪」則透露出他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和不願改變的決心。通過「病嘗山藥遍」和「貧起草堂低」,詩人展現了自己簡樸甚至有些艱苦的生活環境,但這種生活並未讓他感到不滿,反而有一種自得其樂的寧靜。最後兩句「近來常夜坐,寂寞與僧齊」則進一步以夜坐的寂靜和僧侶般的孤獨,來象徵詩人內心的平和與超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然態度。

項斯

項斯

唐台州臨海人,字子遷。工詩。其詩清妙奇絕,爲張籍所知賞。敬宗寶曆至文宗開成之際,聲價藉甚。斯性疏曠,初築廬於杭州徑山朝陽峯前,交結淨者,如此三十餘年。武宗會昌三年,以詩卷謁楊敬之,敬之贈詩云:“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詩聞於長安,次年,斯擢進士第,命爲潤州丹徒縣尉,卒於任所。有集。 ► 1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