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貽釣叟騫生

晴江如鏡月如鉤,泛灩蒼茫送客愁。 夜淚潛生竹枝曲,春潮遙上木蘭舟。 事隨雲去身難到,夢逐煙銷水自流。 昨日歡娛竟何在,一枝梅謝楚江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í):贈送。
  • 釣叟:釣魚的老人。
  • 騫生: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晴江:晴朗的江面。
  • 如鏡:形容江面平靜,反射清晰。
  • 月如鉤:形容月亮彎彎,像鉤子一樣。
  • 泛灩(fàn yàn):水波盪漾的樣子。
  • 蒼茫:廣闊無邊的樣子。
  • 夜淚:夜晚的淚水。
  • 竹枝曲:一種古代民歌,這裏指悲傷的歌曲。
  • 春潮:春天的潮水。
  • 木蘭舟:用木蘭木製成的船,常用來泛指船隻。
  • 事隨雲去:事情像雲一樣飄散。
  • 身難到:身體難以到達。
  • 夢逐煙銷:夢境隨着煙霧消散。
  • 水自流:水自然流淌。
  • 歡娛:歡樂娛樂。
  • 一枝梅:一枝梅花。
  • 楚江:楚地的江河,這裏泛指江河。

翻譯

晴朗的江面像鏡子一樣平靜,月亮彎彎如鉤,水波盪漾在廣闊的江面上,送走了客人的憂愁。夜晚的淚水悄悄地流入了悲傷的竹枝曲中,春天的潮水遠遠地涌上了木蘭舟。事情像雲一樣飄散,身體難以到達,夢境隨着煙霧消散,水自然流淌。昨日的歡樂娛樂究竟在哪裏?只剩下江頭一枝凋謝的梅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江夜的靜謐景象,通過「晴江如鏡」、「月如鉤」等意象,展現了江面的寧靜與月光的清冷。詩中「夜淚潛生竹枝曲」和「春潮遙上木蘭舟」表達了詩人對往事的懷念和對未來的無奈。末句「昨日歡娛竟何在,一枝梅謝楚江頭」則深刻反映了時光流逝、歡樂不再的哀愁,以及對逝去美好時光的無限追憶。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溫庭筠詩歌的獨特魅力。

溫庭筠

溫庭筠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纔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爲“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