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尊酒:美酒。
- 賽江神:祭祀江神,以求平安。
- 依劉客:指依附權貴的人。
- 哭漢人:指忠於漢朝的人,這裡可能指忠於明朝的人。
- 僧雛:年輕的僧人。
- 鷗鳥:海鷗,常用來象征自由。
- 湘霛瑟:湘水的女神彈奏的瑟,這裡比喻舊題如同美妙的音樂。
- 拂塵:打掃塵埃,這裡比喻不必要的脩飾或改變。
繙譯
兩岸的楓樹紅葉新鮮,我再次帶著美酒來祭祀江神。 黃金結交了依附權貴的人,白發之人又有誰憐憫忠於明朝的我。 燈下的年輕僧人無需問詢,船前的海鷗依舊與我親近。 舊時的題字已如湘水女神的瑟音,何必讓遊人再來打掃塵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重遊海珠寺時的感慨。詩中,“丹楓”、“尊酒”、“江神”等意象共同營造了一種既莊重又富有詩意的氛圍。通過“依劉客”與“哭漢人”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時世變遷和個人境遇的感慨。末句以“湘霛瑟”比喻舊題,強調了詩作本身的藝術價值,表達了詩人對過去作品的自信和對未來讀者的期待,同時也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追求藝術自由的精神境界。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初春偕社中諸子謁上公車呈郡大夫 》 —— [ 明 ] 張萱
- 《 正月二十日裏中皆以桃枝插門貴賤童稚亦皆以桃葉爲佩曰禁鬼也西園公鼓掌人與鬼何辯鬼不害人禁之何爲夫害人者 》 —— [ 明 ] 張萱
- 《 諸親朋小園宴集賦此奉謝 》 —— [ 明 ] 張萱
- 《 聖人出 》 —— [ 明 ] 張萱
- 《 夏日同方翁恬布衣趙文載太學過訪無際講師不遇因與首座論詩一食而返遂賦二律寄贈以當留衣 》 —— [ 明 ] 張萱
- 《 從白水砌過訪浴日主人不遇詩以懷之 》 —— [ 明 ] 張萱
- 《 癸亥榕溪燈夕謠 》 —— [ 明 ] 張萱
- 《 冬十一月止園黃花大放攜尊偕韓寅仲餘士翹過之時寅仲七十有一因以爲壽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