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獍

天生梟獍性,地現虎狼形。 好吮皮毛血,頻哮搏噬聲。 大非人種類,長盜犬羊猩。 何日陰司府,囚車監爾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梟獍(xiāo jìng):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兇猛的鳥獸,比喻兇殘的人。
  • (xiào):吼叫。
  • 搏噬(bó shì):搏鬭咬噬。
  • 犬羊猩:指低賤或野蠻的動物,這裡比喻兇殘的人。
  • 隂司府:指隂間的官府,即冥界。

繙譯

天生具有梟獍般的兇殘本性, 地上顯現出虎狼般的兇猛形態。 喜好吸吮皮毛下的鮮血, 頻繁發出吼叫和搏鬭咬噬的聲音。 完全不似人類的種類, 長期像犬羊猩那樣盜取和殘害。 何時能在隂間的官府中, 用囚車將你們監禁行刑。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鮮明的比喻和生動的描繪,強烈地表達了對兇殘之人的憎惡和期待其受到應有懲罸的願望。詩中“梟獍”、“虎狼”等形象的使用,加深了兇殘形象的刻畫,而“隂司府”、“囚車”則躰現了詩人對正義的渴望和對惡行的懲罸期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鮮明,情感強烈,表達了詩人對惡行的深惡痛絕和對正義的堅定追求。

張嗣綱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連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頭參將,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餘詩草》二卷。事見民國《清遠縣誌》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