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陳明府以便面詩見貽賦此奉答

· 張萱
喈喈威鳳起梧岡,兩地迥翔枳棘鄉。 懸榻喜瞻今仲舉,難兄重見漢元方。 老我永號逢碩鼠,多君當道問豺狼。 亦知世上難開口,何日軒渠共一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喈喈(jiē jiē):形容鳥鳴聲。
  • 威鳳:傳說中的神鳥,比喻英才。
  • 梧岡:指梧桐樹,傳說中鳳凰棲息之地。
  • 迥翔:高飛。
  • 枳棘鄉:比喻困境或險惡之地。
  • 懸榻:懸掛的牀,比喻待客之誠。
  • 仲舉:人名,可能指陳蕃,東漢時期的名士。
  • 元方:人名,陳寔的長子,與弟季方皆有高名。
  • 永號:長嘆。
  • 碩鼠:大老鼠,比喻貪官污吏。
  • 多君:多謝你。
  • 軒渠:高大的房屋,這裏指相聚的地方。

翻譯

喈喈的威鳳從梧桐樹岡上起飛,兩地高飛卻落在了困境之中。 懸掛的牀榻讓人歡喜地看到了今天的仲舉,難兄難弟再次相見如同漢代的元方。 我老來長嘆遇到碩鼠般的貪官,多謝你在當道時詢問豺狼般的惡人。 也知道在這世上難以開口,何時能在軒渠共飲一觴。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寓言和比喻,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感慨和對友人的感謝。詩中「威鳳起梧岡」與「迥翔枳棘鄉」形成鮮明對比,暗示了英才在困境中的無奈。後文通過對「仲舉」、「元方」的提及,展現了作者對友人才華的讚賞和對友情的珍視。詩末的「永號逢碩鼠」和「當道問豺狼」則直指時弊,表達了對貪官污吏的憤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抒發了個人情感,又折射出社會現實。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