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天中節韓雲陸大參招同黃黃峴大參徐太沖林寄寰韓嵩少三明府餘瞻明孝廉汎舟榕水
錦纜牙檣拂柳磯,天中佳節淨朝暉。
溶溶一水晴初汎,矯矯羣龍蟄不飛。
簾捲青山皆紫邏,尊開白髮半朱衣。
賦成不是浮湘客,犯鬥今宵奏少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辛酉: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天中節:端午節的別稱。
- 大參:古代官職名,參議的尊稱。
- 明府:古代對縣令的尊稱。
- 孝廉:明清時期對舉人的雅稱。
- 錦纜牙檣:華麗的纜繩和象牙裝飾的船桅,形容船隻的豪華。
- 柳磯:柳樹旁的石磯,指水邊。
- 溶溶:形容水波流動的樣子。
- 矯矯:形容龍騰躍的樣子。
- 蟄不飛:蟄伏而不飛,指端午節時龍舟不比賽。
- 紫邏:紫色的山巒,形容山色美麗。
- 朱衣:紅色的衣服,古代官員的常服。
- 浮湘客:指屈原,因屈原投湘江而死,故稱。
- 犯鬥:指星辰運行至鬥宿,比喻人的地位上升。
- 少微:星名,古代認爲此星主文章、學問。
翻譯
在辛酉年的端午節,韓雲陸大參邀請黃黃峴大參、徐太沖、林寄寰、韓嵩少三位縣令以及餘瞻明舉人,一同乘舟遊於榕水之上。華麗的纜繩和象牙裝飾的船桅輕拂柳樹旁的石磯,端午節的早晨,天空清澈,陽光明媚。一水波光粼粼,晴朗初現,羣龍蟄伏,不展翅飛翔。簾幕捲起,青山皆呈紫色,尊酒開啓,白髮半掩朱衣。賦詩並非如屈原般的浮湘客,今夜星辰運行至鬥宿,將奏響少微星,預示着文章學問的成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端午節時一羣文人雅士的遊船活動,通過華麗的船隻、清澈的朝暉、靜謐的水面和羣山的紫邏,營造出一種寧靜而高雅的氛圍。詩中「矯矯羣龍蟄不飛」一句,巧妙地以龍舟不比賽來象徵節日的寧靜,而「犯鬥今宵奏少微」則表達了對文學成就的期待和自信。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雅集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