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陟先生老親家惠魚對使走筆附謝

· 張萱
聞君羅有雀,知我食無魚。 且看頭上點,不用腹中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元陟:人名,即詩中的「先生老親家」。
  • 惠魚:贈送的魚。
  • 走筆:迅速地寫。
  • 附謝:附帶表示感謝。
  • 羅有雀:比喻生活簡樸,出自《戰國策·齊策》:「齊有貧士,衣褐而食麻,人皆曰:『此人羅雀也。』」
  • 食無魚:表示生活貧困,沒有魚肉可食。
  • 頭上點:指頭髮上的白髮,暗示年老。
  • 腹中書:指學問,知識。

翻譯

聽說你生活簡樸如羅雀,知道我貧困到連魚都吃不上。 看着我頭上的白髮,其實並不需要滿腹的學問。

賞析

這首詩是張萱對元陟先生贈送魚的感謝之作。詩中通過對比「羅有雀」與「食無魚」,表達了作者對元陟先生生活簡樸而自己卻貧困的感慨。後兩句則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對年老和學問的淡然態度,顯示了作者豁達的人生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