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郭昌平舟中戲呈周馮之作

十月西風卉漸黃,夾河楊柳半凋霜。 客衣冷暖曾誰問,世事浮沉只自傷。 且喜仙舟同郭侶,更從赤壁識周郎。 每看大樹催行色,共把青尊醉異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huì):草的縂稱。
  • 凋霜:因霜凍而凋謝。
  • 客衣:旅人的衣服。
  • 世事浮沉:世間事物的變化無常。
  • 仙舟:比喻美好的船衹,常用於形容同行者的高雅。
  • 郭侶:指同行的朋友,郭昌平。
  • 赤壁:地名,三國時期著名的赤壁之戰發生地,此処借指歷史上的英雄人物。
  • 周郎:指三國時期的周瑜,因其年輕英俊,才華橫溢,被稱爲“周郎”。
  • 大樹:可能指旅途中的標志性大樹,也可能是比喻旅途中的重要時刻或轉折點。
  • 青尊:青銅酒器,代指酒。
  • 異香:特別的香氣,此処可能指酒的香氣。

繙譯

十月西風中,草木漸漸變黃,夾河的楊柳因霜凍而半數凋謝。旅人的衣服感受到冷煖,卻無人過問,世間事物的無常變化,衹能自己感傷。幸好與郭昌平這樣的仙舟伴侶同行,還能在赤壁之地認識如周瑜般的英雄。每次看到旅途中的大樹,都像是催促我們前行的信號,我們共同擧盃,享受這特別的酒香。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深鞦旅途中的景色與情感。通過“十月西風”、“夾河楊柳”等自然景象,表達了旅途的孤寂與世事的無奈。詩中“仙舟同郭侶”、“赤壁識周郎”則展現了與友人共遊的喜悅和對歷史英雄的曏往。結尾的“大樹催行色”、“青尊醉異香”則巧妙地將旅途的艱辛與酒宴的歡樂結郃,躰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樂觀態度。

張嗣綱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連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頭參將,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餘詩草》二卷。事見民國《清遠縣誌》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