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遇東征兵船

雨雪霏霏柳葉殘,兵戈東下擁吳關。 玉山影黯旌旗冷,銀漢光搖草木寒。 李愬此宵曾入蔡,範睢昔日正攻韓。 主恩深重何時報,空請長纓倚劍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霏霏:形容雨雪密佈的樣子。
  • 兵戈:指戰爭或軍隊。
  • 吳關:指吳地的關隘,這裏泛指邊關。
  • 玉山:比喻高聳的山峯。
  • 旌旗: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泛指一般的旗子。
  • 銀漢:銀河的別稱,這裏指天空。
  • 李愬:唐代名將,曾夜襲蔡州,大敗叛軍。
  • 範睢:戰國時期秦國名相,曾策劃攻打韓國。
  • 長纓:長繩,古時用以系冠,這裏比喻繫縛敵人的長繩。
  • 倚劍:倚靠寶劍,形容戰士的英姿。

翻譯

雨雪紛紛,柳葉凋殘,軍隊東下,守衛着吳地的邊關。 高聳的山峯在黯淡的玉光中顯得冷清,銀河在天空中閃耀,草木顯得寒冷。 想起李愬曾在這樣的夜晚攻入蔡州,範睢當年也正是在攻打韓國。 深深的君恩何時才能報答,只能空自請求長纓,倚劍而立,凝視遠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雪中的邊關景象,通過「玉山影黯」和「銀漢光搖」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而壯闊的氛圍。詩中借用李愬和範睢的歷史典故,表達了對英勇將士的敬仰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結尾的「主恩深重何時報,空請長纓倚劍看」則抒發了詩人對報國無門的無奈與渴望。

張嗣綱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連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頭參將,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餘詩草》二卷。事見民國《清遠縣誌》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