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癸亥:中國古代的一種紀年方式,這裏指的是某一年的名稱。
- 榕溪: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燈夕:指元宵節,即農曆正月十五,因晚上有觀燈習俗而得名。
- 謠:歌謠,這裏指詩。
- 靉靆(ài dài):形容雲霧繚繞的樣子。
- 鬅鬙(péng sēng):形容頭髮蓬鬆散亂。
- 蚩蚩:形容人愚昧無知的樣子。
- 戈鋋(gē chán):古代的兵器,戈是長柄的兵器,鋋是小矛。
翻譯
在癸亥年的榕溪,元宵節的夜晚,我關閉了門戶,移動燈火,拂去凍僵的蒼蠅。 寒雲繚繞,月亮顯得蓬鬆而散亂。 更讓人憐憫的是那些愚昧無知的賣牛人,他們只買了兵器,卻沒有買燈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宵節夜晚的景象,通過對比寒雲、月亮的自然景象與人們的行爲,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對普通百姓的同情。詩中「閉戶移燈拂凍蠅」一句,既展現了節日的冷清,也暗示了社會的動盪。後兩句則通過「賣犢蚩蚩者」與「止買戈鋋不買燈」的對比,深刻反映了戰爭給人民生活帶來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此的深切關注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