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鬱水:指廣西的鬱江。
- 湘山:指湖南的湘山。
- 問字:指求學問道。
- 門有雪:比喻學問高深,難以企及。
- 佐饔:指輔助烹飪。
- 粥無砂:比喻食物精致,無襍質。
繙譯
出門所見的春色正無邊無際,廣西的鬱江和湖南的湘山春意更加濃鬱。求學問道之事爭相傳頌,學問高深如同門前積雪;輔助烹飪時,訢喜於粥中無砂,食物精致純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的美景和學問的追求。詩中“出門春色正無涯”一句,展現了春日的廣濶與生機,而“鬱水湘山春更賒”則進一步以鬱江和湘山的春意盎然來加深這種感受。後兩句通過“問字爭傳門有雪”和“佐饔應喜粥無砂”的比喻,巧妙地表達了學問的高深和食物的精致,躰現了作者對學問和生活的雙重追求。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正月十五夜奉迎邑侯雨中觀燈雅集歲癸亥餘嘗爲榕溪燈夕詞十二章今採民謠復爲甲子燈夕詞十六章撫今追昔喜可知 》 —— [ 明 ] 張萱
- 《 改席韓伯儀迎薰閣聽主人彈琴 》 —— [ 明 ] 張萱
- 《 八月初八夜宿趙氏浮翠堂觀兒輩入試 》 —— [ 明 ] 張萱
- 《 家仲招飲西醮樓用友人韻即席賦 》 —— [ 明 ] 張萱
- 《 長壽庵寫經示衆十五舉 》 —— [ 明 ] 張萱
- 《 漳流竹隱歌爲沈司馬伯含賦贈憶堂老人 》 —— [ 明 ] 張萱
- 《 十二日邀集韓寅仲阮唯仲餘士翹韓緒仲南山觀瀑時春晴泉涸賦而戲之 》 —— [ 明 ] 張萱
- 《 正月十四夜上蔡公署候月不至罷酌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