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五通:指五種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身如意通。在佛教中,這些神通是修行到一定程度後自然獲得的能力。
- 龜毛:比喻瑣碎、不必要的事物。
- 三尺:這裏指長度,比喻事物的具體形態或限制。
- 虛空:指空無一物的空間,比喻事物的本質或真相。
- 針線無縫:比喻事物完美無缺,沒有破綻。
翻譯
五種神通的老者已成精,那些瑣碎的事物何必有三尺之長。 一錘子打破那空無一物的真相,事物的完美無缺,沒有破綻,難以識別。
賞析
這首詩通過寓言的形式,表達了深刻的哲理。詩中的「五通老便成精」暗示了修行者通過修煉獲得神通,但這些神通並非詩中關注的重點。相反,詩人通過「龜毛何必三尺」來諷刺那些過分追求瑣碎細節的行爲。後兩句「一錘打破虛空,針線無縫難識」則進一步闡述了詩人對於事物本質的看法,即真正的本質是超越形態和限制的,而事物的完美無缺往往隱藏着不易察覺的真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修行和事物本質的獨到見解。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黃君常從羅浮以陳抑之鄧玄度兩君書見貽君常且損佳什繆相暱就賦此謝之幸語兩先生促膝不遠也 》 —— [ 明 ] 張萱
- 《 移家羊城道路戒心帥府以帳下戈船來迎自榕水至珠海遂獲利涉賦而謝之 》 —— [ 明 ] 張萱
- 《 送吳允兆太學歸吳 》 —— [ 明 ] 張萱
- 《 陳儀翔哀詞四章 》 —— [ 明 ] 張萱
- 《 鄭司馬輅思謝大行友可蕭給諫損之沈司馬伯含朱太史元價鄧明府玄度湯太史嘉賓劉孝廉百世畢中舍孟侯徐司馬鳴卿 》 —— [ 明 ] 張萱
- 《 正月十五夜奉迎邑侯雨中觀燈雅集歲癸亥餘嘗爲榕溪燈夕詞十二章今採民謠復爲甲子燈夕詞十六章撫今追昔喜可知 》 —— [ 明 ] 張萱
- 《 辛未秋盡黃花未有放者數飲止園頻問花信欲攜酒候之賦呈主人 》 —— [ 明 ] 張萱
- 《 題自寫梅花贈曾元陟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