蜆岡舟中用姚侍御韻書懷二首

擊楫寒山月,高歌旅興增。 黃雲連紫水,漁火伴螢燈。 曙色明沙迥,煙圖入畫層。 東南催去旆,子至曉霞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蜆岡: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擊楫:敲打船槳,形容劃船的動作。
  • 寒山:寒冷的山,此処可能指山名或形容山的寒冷。
  • 紫水:紫色的水,可能指水名或形容水的顔色。
  • 漁火:漁船上的燈火。
  • 螢燈:螢火蟲的光,比喻微弱的光。
  • 曙色:黎明的天色。
  • 沙迥:沙灘遠処的景象。
  • 菸圖:菸霧繚繞的景象。
  • 畫層:如畫一般的層次。
  • 去旆:離去的車旗,指離開。
  • 子至:指子時,即夜晚的11點到1點。

繙譯

在蜆岡的舟中,我用姚侍禦的韻律寫下心中的感慨。 敲打著船槳,寒山上的月亮照耀著,我高聲歌唱,旅途中的興致因此而增加。 黃色的雲彩與紫色的水相連,漁船上的燈火與螢火蟲的光相伴。 黎明的天色照亮了遠処的沙灘,菸霧繚繞的景象如畫一般層次分明。 東南方曏催促著離去,直到子時,曉霞開始蒸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舟中夜行的情景,通過“擊楫寒山月”和“高歌旅興增”表達了旅途中的豪情與興致。詩中“黃雲連紫水,漁火伴螢燈”以色彩和光影的對比,勾勒出一幅幽美而甯靜的夜景。後兩句“曙色明沙迥,菸圖入畫層”則轉曏黎明的景色,展現了從夜晚到清晨的過渡,以及自然景色的變幻之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旅途生活的熱愛。

張子翼

張子翼,字汝臨,號事軒。瓊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亞魁。授武昌縣教諭,升廣西陸川知縣。在任五年,祀名宦。歸田後閉門課子,與海瑞、王弘誨詩簡往來,傳爲韻事。有《事軒摘稿》。《海南叢書》第五冊有傳。張子翼詩,以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書局印行之《海南叢書》第五冊《張事軒摘稿》爲底本,校以明陳是集《溟南詩選》所錄張子翼詩。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