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貞招飲大鵬東山寺

古木森森野寺涼,飛花繞澗露凝香。 雲深殿閣泉聲細,雨過庭階蘚跡長。 圯上受書慚孺子,筵前顧曲羨周郎。 招邀共有飛觴興,笑把薔薇醉欲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森森:形容樹木茂盛繁密。
  • :山間的水溝。
  • 蘚跡:苔蘚的痕跡。
  • 圯上受書:指張良在圯上遇到黃石公,得其傳授《太公兵法》的故事。
  • 孺子:指年輕人,這裏特指張良。
  • 顧曲:欣賞音樂或戲曲。
  • 周郎:指三國時期的周瑜,以精通音樂著稱。
  • 飛觴:形容飲酒時的豪放。
  • 薔薇:一種植物,這裏可能指酒杯。

翻譯

古老的樹木茂密,野外的寺廟顯得格外涼爽,飄落的花瓣圍繞着山澗,露水凝結,散發着香氣。雲霧繚繞,殿閣之間泉水聲細小,雨後庭院臺階上苔蘚的痕跡顯得更長。在橋上接受兵書,我慚愧不如年輕的張良;在宴席上欣賞音樂,我羨慕精通音律的周瑜。朋友們共同邀請,飲酒作樂,我笑着拿起酒杯,醉得幾乎要瘋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週日貞的邀請下,前往大鵬東山寺飲酒的情景。詩中通過對古木、飛花、雲霧、泉聲等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神祕的氛圍。後聯通過「圯上受書」和「筵前顧曲」兩個典故,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英雄的敬仰與自愧不如之情。最後以「飛觴興」和「醉欲狂」作結,展現了作者與友人歡聚一堂、暢飲作樂的豪放情懷。

張嗣綱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連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頭參將,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餘詩草》二卷。事見民國《清遠縣誌》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