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侯骨:指有封侯之相的骨骼,比喻有才能和抱負。
- 登罈:指登上高罈,比喻擔任重要職務或獲得榮譽。
- 擅名:享有名聲。
- 象嶺:可能指廣西的象山,這裡泛指邊疆地區。
- 說劍:談論武藝或軍事策略。
- 龍門:比喻重要的關口或地位。
- 菸靖:指戰火平息,社會安定。
- 談兵:討論軍事。
- 文簡:指文學和簡牘,即文化和學術。
- 武卿:指武將或軍事官員。
- 交夷:指與外族交往或交戰。
- 湛恩:深厚的恩惠。
- 被邊庭:覆蓋邊疆地區。
繙譯
男兒天生就有封侯的骨骼,年輕時就登上了高罈,獨自享有名聲。 在象嶺的風中,倣彿能聽到談論劍術的聲音,在龍門安定的時候,正是討論軍事的好時機。 傳承家業不僅僅是誇耀文化和學術,報傚國家還有武將的職責。 聽說與外族交往或交戰時,他們的心膽都被打破,期待你將深厚的恩惠帶給邊疆。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張嗣綱送別湛邦煒去欽州擔任守戎時所作。詩中贊美了湛邦煒的才能和抱負,預祝他在邊疆能夠發揮所長,安定邊疆,報傚國家。通過“象嶺風生”、“龍門菸靖”等意象,描繪了邊疆的景象,同時“說劍”、“談兵”等詞語,展現了湛邦煒的軍事才能。最後兩句表達了對湛邦煒能夠帶來和平與恩惠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和對國家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