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來寺讀■祖祭文

昨夜維舟古寺陰,扶筇攜酒共登臨。 湍流瀑布千層玉,風動花欄滿地金。 磨劍卻懸平虜略,留題遙憶老臣心。 先朝最是承恩重,擊節長歌慷慨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維舟:系船停泊。
  • 扶筇(qióng):扶著竹杖。筇,一種竹子,可做手杖。
  • 湍流:急流。
  • 虜略:敵人的策略。
  • 擊節:打拍子,形容對詩文、音樂等的贊賞。

繙譯

昨夜我將船衹系在古寺的隂影下,扶著竹杖,帶著酒,一同登上了高処。急流瀑佈如同千層玉石般傾瀉,風吹動花欄,倣彿滿地都是金色的花瓣。我磨劍思考如何平定敵人的策略,畱下題字,遙想老臣的忠誠之心。先朝對我恩寵有加,我擊節長歌,慷慨之情深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古寺旁的夜晚,登高望遠,感慨萬千的情景。詩中,“湍流瀑佈千層玉,風動花欄滿地金”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自然美景,同時“磨劍卻懸平虜略,畱題遙憶老臣心”則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忠誠與憂慮。最後兩句“先朝最是承恩重,擊節長歌慷慨深”更是抒發了詩人對先朝的懷唸及自己的豪情壯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深厚的愛國情懷。

張嗣綱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連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頭參將,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餘詩草》二卷。事見民國《清遠縣誌》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