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縣中即事

徑轉田隈小竹籬,老翁七十自扶藜。 煙籠古柏迷村火,雲擁前山失酒旗。 馬歷崎嶇緣事棘,飯甘藜藿爲民疲。 藤江僕僕重經地,松嶺輕陰粵鳥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田隈(wēi):田邊彎曲的地方。
  • 扶藜:拄着藜杖。
  • 古柏:古老的柏樹。
  • 村火:村莊的燈火。
  • 酒旗:酒家的招牌。
  • 崎嶇:山路不平。
  • 緣事棘:因爲事情緊急而感到困難。
  • 藜藿(lí huò):野菜,指粗劣的食物。
  • 爲民疲:爲了民衆而感到疲憊。
  • 藤江:地名,即藤縣。
  • 松嶺:松樹覆蓋的山嶺。
  • 輕陰:淡淡的陰影。
  • 粵鳥:廣東地區的鳥。

翻譯

小徑蜿蜒至田邊彎曲處,那裏有一座小小的竹籬笆。一位七十歲的老翁,正拄着藜杖緩緩行走。煙霧籠罩着古老的柏樹,使得村莊的燈火顯得迷離不清。雲霧繚繞在前山,連酒家的招牌都看不見了。馬兒艱難地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因爲事情緊急而感到困難。吃着粗劣的食物,爲了民衆的福祉而感到疲憊。再次經過藤江這片繁忙的土地,松嶺上淡淡的陰影下,廣東的鳥兒在啼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藤縣中的所見所感,通過老翁、古柏、村火等元素,勾勒出一幅寧靜而又略帶憂鬱的鄉村景象。詩中「馬歷崎嶇緣事棘,飯甘藜藿爲民疲」表達了作者因公務繁忙而感到的艱辛與疲憊,同時也體現了其爲民服務的責任感。末句「松嶺輕陰粵鳥啼」則以景結情,通過自然景色的描寫,傳達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自然的親近感。

張子翼

張子翼,字汝臨,號事軒。瓊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亞魁。授武昌縣教諭,升廣西陸川知縣。在任五年,祀名宦。歸田後閉門課子,與海瑞、王弘誨詩簡往來,傳爲韻事。有《事軒摘稿》。《海南叢書》第五冊有傳。張子翼詩,以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書局印行之《海南叢書》第五冊《張事軒摘稿》爲底本,校以明陳是集《溟南詩選》所錄張子翼詩。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