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庚申:中國傳統乾支紀年中的一個年份,此処指詩題中的年份。
- 帝歷:指皇帝的年號紀年。
- 王春:指新的一年,春天的開始。
- 聰明鞭:比喻勤奮學習,努力進取。
- 甲子:中國傳統乾支紀年中的一個周期,六十年一輪廻。
- 守庚申:道教的一種習俗,認爲庚申日是神仙下凡的日子,人們在這一天守夜不睡,以避免被妖魔侵擾。
繙譯
在庚申年的元日,我嘗試著寫下這首詩。 皇帝的年歷今天開始,新春在第二天煥然一新。 我鞭策自己要更加聰明勤奮,但頻繁的富貴祝願卻顯得空洞。 人老了,連喝酒都感覺無力,但春天的到來讓我的詩思如神。 不需要討論甲子的輪廻,我衹想守護這個庚申之夜。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庚申元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個人境遇的反思。詩中,“帝歷今朝啓,王春次日新”描繪了新年的到來,而“聰明鞭得盡,富貴祝空頻”則反映了詩人對個人努力的肯定和對世俗富貴的不屑。後兩句“人老酒無力,春來詩有神”巧妙地將老去的無奈與春天的生機相對比,展現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熱情。最後,“不須論甲子,我欲守庚申”躰現了詩人對傳統習俗的尊重和對個人精神世界的堅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和藝術的深刻理解。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鄧玄度觀察以歸興十章見寄用來韻漫賦草土餘生不宜拈弄筆墨第蘭契久闊芳訊遙臨掩泣抒懷罪我勿計也 》 —— [ 明 ] 張萱
- 《 送吳養志老師抉建昌同守 》 —— [ 明 ] 張萱
- 《 九月七日雨中李伯開欲過小園用前韻以詩促之 》 —— [ 明 ] 張萱
- 《 歸興詩 其十七 》 —— [ 明 ] 張萱
- 《 七月九日五噫 》 —— [ 明 ] 張萱
- 《 自廣濟至濲水舟中即事 》 —— [ 明 ] 張萱
- 《 田伯善少參登羅浮過飲小園留題四律次韻賦謝百尺樓 》 —— [ 明 ] 張萱
- 《 秋夜江行客有歌唐人野曠天低樹江空月近人之句因用爲韻 》 —— [ 明 ] 張萱